邮箱订阅RSS订阅繁體中文本页主题:高鼎 · 村居

高鼎 · 村居

本文分类:古代诗 发布时间:2013/12/24 已被阅读

村居

草长莺飞二月天,

拂堤杨柳春烟

儿童散学归来早,

忙趁东风放纸鸢

——清 · 高鼎

注释

①村居: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。

②拂堤杨柳:杨柳枝条很长,垂下来,微微摆动,像是在抚摩堤岸。

③醉:迷醉,陶醉。

④春烟:春天水泽、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。

⑤散学:放学。

⑥纸鸢:风苹。

⑦高鼎:字象一、拙吾,浙江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清代后期诗人。

解读翻译

image青草发芽生长,黄莺飞来飞去,正是二月早春,

轻轻抚摩堤岸的杨柳枝条,好像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。

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,

急急忙忙趁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。

 

 

赏析

《村居》这首诗,描写了诗人居住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景象,以及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,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时的赞美之情。

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,早春二月,草木生长,黄莺愉快地飞翔,碧绿柔长的柳条在春风中漂浮舞动,轻轻地拂过堤岸,好像沉醉在春烟之中。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了明丽的春光,是静态的景物,而后两句充满了动态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,小孩子们放学后赶忙趁着东风去放风筝。一个“忙”字,写出了小孩子们蹦跳呼喊、天真活泼的样子。兴致勃勃的儿童,满天飞舞的风筝,把早春的美景衬托得更加生动,更加生机盎然。

作业题

你放过风争吗?有哪些快乐的感受?把你的感受发表在下方的评论处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扩展阅读

二月二的民间习俗

农历二月初二,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,名叫“龙抬头”,也称“龙头节”。“二月二龙抬头,家家男子剃龙头。”旧时民间有“有钱无钱,剃头过年”的说法。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,已经一个多月,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。二月二龙抬头,是吉祥如意的曰子,时间一长,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。“二月二龙抬头,家家小孩剃毛头”也是这一原因,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“龙”字,叫剃“龙”头,以区别其它时间的剃头,还有些女孩选在这天穿耳孔。另外,家长们选这一天送孩子们入学读书。

« 上一篇郑燮 · 竹石下一篇 »龚自珍 · 己亥杂诗

本文标题:高鼎 · 村居(标签:        )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iyuku.com/gudaishi/cunju.html
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为「词语库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